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:人大干部培训 » 学习园地

西柏坡廉政教育的红色传承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01 13:40:19 点击量:
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

西柏坡廉政教育馆现场教学

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,不仅是“两个务必”精神的发源地,更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历史丰碑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西柏坡廉政教育培训以红色文化为根基,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,成为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、筑牢廉政防线的重要途径。

西柏坡时期(1948-1949年)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关键阶段。面对即将到来的全国胜利,党中央明确提出“加强纪律性,革命无不胜”的口号,将纪律建设视为巩固政权、防止腐败的核心任务。例如,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《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决议》,严明请示报告制度,要求全党在政策执行中必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杜绝无政府主义倾向;七届二中全会上,毛泽东提出“两个务必”及“六条规定”,通过制度化手段规范党员行为,为廉政教育奠定了思想与制度基础。这些历史经验至今仍是西柏坡廉政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。基于这样的历史积淀,西柏坡党廉政教育培训以“西柏坡精神”为内核,通过案例分析、历史文物展示和理论讲解,强调纪律的“不可侵犯性”。廉政馆内陈列的贪腐案例警示党员干部防微杜渐,强化“权为民所用”的宗旨观;结合“最后的一碗米送军粮”等群众支援革命的感人故事,教育干部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根本,反对“四风”,践行“赶考”精神;同时,通过情景剧再现革命年代的艰苦抉择,合唱《歌唱祖国》等红色歌曲,激发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保持清醒,抵御诱惑,实现从红色基因到廉政文化的深度转化。

为了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,西柏坡廉政教育培训注重形式创新,构建多元化的实践路径。一方面,通过组织参观中共中央旧址、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红色地标,重温入党誓词、聆听革命故事,增强代入感,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纪律坚守;另一方面,采用小组讨论、廉政主题辩论等互动教学形式,促进自我反思与相互监督,例如河北经贸大学宣讲团通过互动交流,让观众在思辨中深化对纪律重要性的认知。此外,部分教育基地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历史场景,以科技赋能教育,使学员沉浸式体验革命年代的纪律要求与精神传承。

西柏坡干部培训现场教学

当前,西柏坡廉政教育培训的意义已超越历史传承,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。通过“两个务必”精神的再教育,帮助党员干部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保持艰苦奋斗作风,破解“本领恐慌”;以“赶考”命题为隐喻,警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“考场”上始终坚守底线,如广东省某生态环境局通过实地学习后提出“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”的实践承诺;同时,廉政文化品牌建设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制度优势,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、体系化,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红色动力。

西柏坡廉政教育培训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时代的召唤。它以红色文化为底色,以纪律建设为主线,为党员干部提供了精神洗礼与实践指南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唯有传承西柏坡精神,筑牢廉政防线,方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信赖的“领航者”。

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
 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