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:人大干部培训 » 学习园地

西柏坡红色基因在人大干部培训基地的符号化表达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28 13:54:53 点击量:

西柏坡作为 "新中国从这里走来" 的红色地标,其蕴含的 "两个务必" 精神与民主建政实践,构成了人大干部培训基地最具辨识度的符号体系。在人大干部培训基地的场域中,西柏坡红色基因通过空间符号、课程符号与实践符号的多维呈现,将抽象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传承的具象载体,为新时代人大干部的政治淬炼与履职能力提升提供了精神坐标。

人大干部培训基地现场教学

一、空间符号:构建沉浸式精神场域

"五大书记" 青铜雕塑群像,以 1:1 比例还原了毛泽东、朱德等领导人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的历史场景,其刚毅的神情与舒展的姿态,构成了 "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" 的视觉隐喻。纪念馆内的 "进京赶考" 主题浮雕墙,通过 32 组叙事性雕塑,再现了 1949 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的壮阔场景,特别是 "两个务必" 的石刻铭文,与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的原始文献交相辉映,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对话。

二、课程符号:解码红色基因的当代价值

在人大干部培训课程体系中,西柏坡精神被解构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块。"西柏坡与人大制度起源" 专题课,以 1948 年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为切入点,通过档案文献、代表履职日记等原始资料,揭示了西柏坡时期 "民主建政" 实践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奠基作用。参训学员在研读《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》时,深刻理解到 "民主集中制" 原则在西柏坡时期的制度雏形。

案例教学模块更具创新性。在 "西柏坡决策智慧与人大履职" 课程中,学员分组模拟 1948 年九月会议场景,围绕 "土地改革与群众路线" 议题展开讨论。通过角色扮演,学员切身感受到西柏坡时期 "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" 的决策逻辑,进而反思如何在新时代人大立法、监督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。

三、实践符号:打造知行合一的转化路径

人大干部培训基地将西柏坡精神的传承融入实践教学环节。在 "重走赶考路" 培训活动中,学员身着粗布军装,徒步行进模拟中央转移路线,期间穿插 "群众支前" 情景模拟 —— 学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筹粮、制作担架等任务。这种体验式教学,使 "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" 的西柏坡精神具象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准则。

人大干部培训基地,西柏坡红色基因已超越简单的历史再现,升华为具有时代生命力的精神图腾。从空间符号的沉浸式体验,到课程符号的深度解码,再到实践符号的知行合一,这种符号化表达不仅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创新突破,更构建了人大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。当参训学员在 "两个务必" 碑前庄严宣誓时,西柏坡精神已悄然融入他们的血脉,成为新时代 "赶考" 路上的精神灯塔。

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
 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