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:人大干部培训 » 学习园地

弘扬西柏坡精神:以红色教育淬炼新时代政治品格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7-28 14:23:56 点击量:

7777.jpg

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,西柏坡作为"新中国从这里走来"的革命圣地,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。如今,西柏坡干部学院通过系统化的西柏坡红色教育,将这段红色历史转化为生动的党性教材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、勇担使命、清正廉洁。

历史细节:军委作战室的"三不发"电报

1948年秋,在面积仅35平方米的中央军委作战室里,毛泽东等领导人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。据《西柏坡纪念馆馆藏档案》记载,为确保战役胜利,军委制定了严格的电报纪律:涉及重大军事部署的电报"不发急电、不发长电、不发重复电"。这种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,保证了军事指挥的高效准确,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。这一历史细节生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科学决策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。

红色教育: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使命

西柏坡干部学院创新教育形式,将课堂搬到革命旧址。学员们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词,在毛泽东旧居感受"一盏煤油灯"下的运筹帷幄。这种沉浸式的西柏坡红色教育,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成为触动心灵的生动教材。通过"情景教学+体验教学"的模式,学员们深刻理解"两个务必"的时代价值,筑牢信仰之基。

担当作为:从"小米加步枪"到新时代长征路

西柏坡时期,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,共产党人凭借"小米加步枪"创造了战争奇迹。这种不畏艰难、敢于胜利的精神,正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最需要传承的品质。西柏坡干部学院通过"重走赶考路"等实践课程,引导学员将历史智慧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,在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等新战场上再立新功。

廉洁奉公:从"六条规定"看从严治党

1949年3月,党中央在西柏坡制定进京"六条规定",其中明确要求"不祝寿、不送礼、少敬酒"。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定,体现了共产党人防微杜渐的政治智慧。今天的西柏坡红色教育特别注重廉政教育,通过剖析历史案例,警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。

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,西柏坡干部学院持续深化西柏坡红色教育内涵,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。通过系统学习西柏坡精神,广大党员干部必将在各自岗位上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,以"赶考永远在路上"的清醒和坚定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作者:李老师

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
 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