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 19711939228(王老师 )
电话: 18132068017(杨老师)
地址:西柏坡纪念馆南侧30米
西柏坡培训基地现场教学
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,其蕴含的 “两个务必”“赶考” 精神和群众路线,为新时代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滋养。在西柏坡党性教育实践中,通过 “三堂课” 的精心设计,让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淬炼党性、筑牢信仰。
第一堂课:以 “两个务必” 为镜,永葆清醒与奋斗
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” 西柏坡时期提出的 “两个务必”,是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。课堂上,通过参观中共中央旧址、七届二中全会会址,党员干部在简陋的办公环境中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清廉与坚韧;通过情景教学重现 “进京赶考” 的历史场景,引导干部反思 “如何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”。这堂课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,更是对现实的警示,让 “艰苦奋斗、戒骄戒躁” 成为干部拒腐防变的精神铠甲。
第二堂课:以 “赶考” 精神为旗,强化使命与担当
“进京赶考” 的警示,将党的执政使命与人民期待紧密相连。在党性教育中,通过分析西柏坡时期党中央 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 的战略智慧,引导干部树立 “答卷意识”。课堂上,组织 “新时代赶考路” 主题研讨,让干部结合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等任务,思考如何在新征程上交出优异答卷;开展 “重走赶考路” 实践活动,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感悟责任担当。这堂课让干部深刻认识到,“赶考” 精神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应对挑战、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。
第三堂课:以群众路线为基,厚植初心与情怀
西柏坡时期,党依靠群众取得革命胜利,这堂 “群众课” 是党性教育的必修课。教育中,通过讲述 “半条被子”“支前民工” 的故事,让干部感悟 “人民至上” 的深刻内涵;组织 “我当一天村支书” 实践活动,让干部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体验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价值。这堂课不仅是理论灌输,更是情感共鸣,让干部从内心深处认同 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,从而在工作中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
西柏坡党性教育的 “三堂课”,以历史为教材,以实践为课堂,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。通过这三堂课,干部们不仅读懂了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,更在思想与行动的双重淬炼中,筑牢了信仰之基、补足了精神之钙、把稳了思想之舵,为新时代的 “赶考路” 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