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 19711939228(王老师 )
电话: 18132068017(杨老师)
地址:西柏坡纪念馆南侧30米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
西柏坡培训基地
在革命圣地西柏坡,简陋的磨盘曾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指挥千军万马的智慧,如今它成为高校师生感悟红色精神、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课堂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高校组织师生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学习,通过沉浸式体验“西柏坡精神培训”,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汲取力量,争做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。
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“两个务必”——“务必保持谦虚谨慎、不骄不躁的作风,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,这一精神被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课程。例如,北京某大学组织学生参与“共绘蓝图”团队活动,在协作中体会革命年代的团结精神;天津高校师生通过“行走的思政课”重走“赶考路”,感悟先辈在艰苦条件下的战略智慧。这些实践让抽象的精神具象化,学生得以在历史场景中理解“为何奋斗”与“如何奋斗”。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展馆与旧址,如毛泽东故居、指挥部遗址,通过文物和故事讲述,让青年学子直观感受到“简朴中孕育伟大”的力量。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慨:“在低矮的平房里,先辈们指挥了三大战役。这让我明白,真正的力量源于信念,而非物质条件。”
西柏坡时期严明的纪律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,而新时代的“八项规定”则延续了这种精神内核,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。对高校学生而言,八项规定的启示在于“自律”与“为民”:
西柏坡培训基地
简朴作风:西柏坡的磨盘、煤油灯提醒青年珍惜资源,抵制享乐主义。纪律教育能“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”,帮助学生抵御诱惑。有学生表示:“西柏坡的纪律教育让我明白,真正的成长不仅是学业进步,更是品格的锤炼。”
服务意识:八项规定强调“密切联系群众”,高校通过组织志愿服务、基层调研等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。例如,北京某大学在正定县参与志愿服务,将理论转化为行动。
附:西柏坡干部培训5天课程安排教学线路:西柏坡-雄安新区(白洋淀)-正定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