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 19711939228(王老师 )
电话: 18132068017(杨老师)
地址:西柏坡纪念馆南侧30米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
太行山下,滹沱河畔,"两个务必"的谆谆教诲穿越时空,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。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最珍贵的精神密码,这座矗立在革命圣地上的精神殿堂,正以其独特的红色基因滋养着新时代的赶考者。
一、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丰碑
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,西柏坡这个太行山下的小村庄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。中央军委作战室里悬挂的巨幅地图前,三大战役的战略部署在此运筹帷幄。指挥若定的毛泽东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,在简陋的土坯房中书写了“横扫千军如卷席”的壮丽诗篇。今天的党性教育基地内,泛黄的电报文稿、磨损的煤油灯盏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,让参训者在触摸历史温度中感悟战略思维的伟力。
二、赶考精神的当代诠释
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,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” 镌刻在基地主题墙上的 “两个务必”,如同永不熄灭的明灯。通过实践教学,党员干部重走挑粮小道,在模拟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场重温入党誓词。这种时空交错的体验式学习,让抽象的理论化作具体的行动指南。
三、新时代赶考路的实践路径
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,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不仅是革命传统的陈列馆,更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充电桩。当"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"的铭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它昭示着一个永恒的真理: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,越需要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力量。这抹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,必将继续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。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