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:人大干部培训 » 学习园地

"指挥所里的管理课: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实战化教学探索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8-05 14:18:59 点击量:

1212.jpg

在太行山麓的一个普通村庄里,中国共产党人曾书写过改变中国命运的壮丽篇章。如今,这片红色热土正通过西柏坡红色培训焕发新的生机,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淬炼党性的精神高地。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,将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教材,让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绽放光芒。

1948年的西柏坡,处处体现着共产党人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。中央档案馆保存的《西柏坡时期工作方法》中记载了毛泽东提出的工作要诀:"领导工作要过五关:部署关要细,决心关要恒,检查关要耐,纠正关要严,总结关要公。"这一方法论在当时的电报往来中得到充分印证。9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后,毛泽东在给东北野战军的电报中特别强调:"战役部署要像绣花一样精细,决心要像泰山一样稳固。"(《毛泽东军事文集》第4卷)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,至今仍是西柏坡红色培训的重要内容。

走进今天的西柏坡,最打动人心的不是宏大的纪念馆,而是那些保存完好的生活细节。中央机关食堂旧址里,斑驳的菜盆上还留着"大灶"的字样;简陋的办公室里,当年使用的马灯、算盘等物品静静陈列。这些实物见证着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,也构成了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最珍贵的教学资源。在这里,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是可以触摸、感受的鲜活存在。

西柏坡红色培训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沉浸式体验。学员们会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参与沙盘推演,亲身体验当年"一不发枪,二不发粮,只发电报"就指挥三大战役的智慧;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场,通过情景再现感受"两个务必"提出的历史场景;在田间地头,与当地群众一起劳动,重温"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"的工作方法。这种参与式学习,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。

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,在于它提供了破解现实难题的智慧钥匙。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,当年"部署要细"的方法启示我们要做好调查研究;遇到困难挑战时,"决心要恒"的精神提醒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;在检查落实环节,"检查要耐"的要求告诫我们不能走马观花;发现问题时,"纠正要狠"的魄力警示我们要敢于动真碰硬;总结工作时,"总结要公"的原则要求我们客观看待得失。这些宝贵经验,正是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课程设计的核心要义。

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西柏坡红色培训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,关键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历史回顾,而是着力于精神传承和方法启迪。学员们带走的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,更有破解工作难题的思维工具。这种古今对话、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,让80年前的智慧在新时代继续闪光。

当夕阳西下,站在西柏坡的山岗上远眺,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。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转折,也正在见证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成长蜕变。通过西柏坡红色培训,西柏坡精神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,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。

作者:李老师

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
 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