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 19711939228(王老师 )
电话: 18132068017(杨老师)
地址:西柏坡纪念馆南侧30米
车轮碾过蜿蜒的山路,西柏坡在层叠的苍翠中渐露轮廓。青砖灰瓦的中共中央旧址静默伫立,院中老槐树的枝桠斜斜指向天空,仿佛在丈量历史的厚度。推开木门时,木轴“吱呀”一声,惊醒了沉睡的光影——斑驳的桌椅、泛黄的作战地图、锈迹斑斑的煤油灯,像被岁月凝固的标本。指尖触到七届二中全会会场的长凳,粗糙的木纹刺得掌心发痒。讲解员说:“这凳子当年坐过的人,可能正决定着中国的命运。”我突然明白,信仰的重量,原来藏在这些真实的裂痕里。
天未破晓,山间雾气如纱。一行人摸黑登上北坡,松针在脚下沙沙作响。晨光微露时,我们翻开《甲申三百年祭》,山风裹着字句扑进眼眶:“创业难,守成更难。”念到李自成进京后骄奢溃败时,后背陡然沁出冷汗。早饭后的小组讨论中,有人问:“今天的‘糖衣炮弹’是什么?”无人回答,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望向窗外——那里立着“两个务必”的石碑,字迹被晨露洗得发亮。
穿上粗布军装,背上帆布包,我们在山道上模拟“进京赶考”的队伍。三公里的山路,沙土钻进鞋袜,磨得脚踝生疼。带队老师突然喊:“敌机空袭!”众人慌忙扑进路旁土沟,额头沾满草屑。喘息未定时,听见他说:“当年中央机关转移,一夜要急行军六十里。”夕阳西沉,站在模拟的“北平城墙”下,有人轻声说:“我们背的不是行李,是清醒。”
月光淌进农家小院,二十几人挤在炕沿开民主生活会。没有PPT,没有发言稿,只有搪瓷缸里晃动的茶水。“你说我搞调研像蜻蜓点水”“你总把‘差不多’挂嘴边”……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刀刃,竟比想象中锋利。散会后,我在笔记本上写:“刮骨疗毒的勇气,不在战场,在敢对自己动真格。”
防空洞的土墙上,留着几行模糊的刻痕,细辨竟是“党员誓词”。讲解员说,这是当年战士用子弹壳刻的。我贴着潮湿的墙壁站立良久,忽然想起自己入党时握拳的瞬间。傍晚的“时空信箱”活动中,我给1949年的“前辈”写了封信:“你们用鲜血回答的问题,我们要用一生去证明答案。”
回望渐远的群山,我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。七天前工整誊抄的理论要点,如今已被汗水洇皱,却在边角处多了许多潦草的批注。或许这就是西柏坡的馈赠:它不给你现成的答案,而是让你在触摸历史粗粝的肌理时,听见自己心跳与初心的共振。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